合作伙伴    |    常见问题    |    在线留言

搜索
搜索

新闻资讯

COOPERATION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发布会:介绍“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有关情况

  第四★★★,加快推进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筑牢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防线★★★。一是大力推进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太湖吴淞江整治★★、海河流域国家蓄滞洪区等流域防洪骨干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全力实施灾后恢复水利建设。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化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首颗水利专用遥感卫星成功发射★,永定河官厅山峡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流域防洪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显著提升。三是建立健全责任落实★★、决策支持、调度指挥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完善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机制★★★。2024年,通过强化防洪“四预”措施★★,加强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最大程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二是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健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标准体系★,出台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等系列标准★★★。同时★★,组织对流域管理机构★★★、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项目法人,开展大规模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培训,宣贯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发挥显著效益★★,比如说今年我们增发国债安排水利的7800多个项目,完成后将新建及加固堤防1万公里,治理河道2.8万公里★,新增水库库容超过两百多亿立方米,将有力提升流域和区域水安全保障水平★★。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继续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先生★★,水资源管理司司长于琪洋先生★★。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大家知道★★,河湖生态环境关系到河湖的安全和健康,也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两年来针对部分河湖存在的河流断流、湖泊萎缩等问题,水利部高度重视、持续发力★,大力推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

  这个问题大家很关注。2024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是偏差的,强降雨过程多★★★、历时长,江河洪水发生早★★、发展快,防汛抗洪形势严峻复杂★★。水利部坚决贯彻习关于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扛牢防汛抗旱天职,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抓早抓实抓细各项防御措施★★。

  2025年,水利部将持续推进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小型供水规范化,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同时,做好防洪减灾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水利改革,推动工程能够长久稳定持续的发挥作用★,不断提升农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谢谢★★。

  其次★★★,强化河湖保护治理。2024年以来,我们依托河湖长制,持续强化河湖管理保护★★★,充分利用高分辨卫星遥感等手段,纵深推进河湖库清理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问题★★,河湖的面貌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善。一共清理了妨碍河道行洪、侵占水库库容等突出问题4万多个★★,持续使河湖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同时,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2022年以来★★★,我们会同财政部在全国遴选了56条河流和6个湖泊,实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全国各地也结合实际积极推进★,2024年新建成各具特色的幸福河湖680多条。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近年来,水利部深入推进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推动水利治理能力和水平整体性提升。

  四是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最近,我们开展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进一步落实质量责任,加强质量全生命周期管理★★。特别是以在建重大水利工程为重点,针对质量管理中发现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督促各级水利部门和参建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下一步,水利部将聚焦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河湖生态保护治理和数字孪生水利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水利改革,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谢谢。

  2024年,习专门对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作出重要指示。水利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习★★★“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水利改革为动力★★★,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作出积极贡献。概括起来,体现在四个“加快”。

  谢谢科技日报记者★★。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事关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水安全保障,是“两重”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水利工程列入了“两重★★★”支持范围。水利部还将积极推动★“两重”水利项目建设,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超前谋划,滚动部署。汛前召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会议作出全面部署,系统深入开展防汛备汛检查,及时排查化解风险隐患。4月1日入汛以后,逐日会商研判、安排部署防御工作,主汛期实行部长★“周会商+场次洪水会商★★”机制,提前研判、及早部署★★★,沉着应对、积极防御,牢牢把握防灾减灾主动权。

  第三★★★,加快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水土保持是保护河湖免受泥沙淤积、涵养水源的重要举措★★★。我们以长江、黄河上中游地区及东北黑土区等区域为重点★★★,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今年安排中央资金199.3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5万平方公里。我们以保护绿水青山★★、推动乡村致富为目标,指导地方打造生态清洁小流域677条。同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全年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6.4万平方公里以上。

  其次,推动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在“两重★”政策的支持下,按照《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明确的目标任务★,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推动开工一批发展急需★★、前期工作有基础、作用显著的灌区、水库★★、引调水等国家水网重大项目,加快项目前期工作★★,积极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协调联动★,及时解决项目立项审批★★、工程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推动工程尽早开工建设★★。

  三是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健全经济社会量水而行制度、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机制★★★、水资源超载治理机制、监督管理制度,推动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深层次变革,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在农村防洪减灾方面★★。我们主要是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农村防洪减灾体系,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全面推进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今年进一步加大了除险加固的力度。2024年完成了191座中型水库、365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主体工程建设。其次是加强中小河流系统治理,以河流流域为单元对中小河流进行系统治理,实施了143条主要支流和1256条中小河流系统治理,已完成治理河长12355公里。三是推进山洪灾害防治,今年进一步加大了这方面的防治力度。2024年,在全国2076个山洪灾害防治县开展了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与运行维护★★★;推进实施了1891条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通过以上措施,持续提升农村地区的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四是持续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分两批共46个试点目前进展顺利★★★,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工程建设和管护、用水管理机制,建成一批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

  下一步,水利部将坚决扛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责任。首先,要加快完善农业节水增效的制度政策,建立健全五项制度体系,包括要加快建立健全科学灌溉制度体系、用水计量监测体系、农业水价政策体系★★★、节水市场制度体系和节水技术及服务体系,通过这五个体系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其次★,要结合国家水网工程建设★★,在水土资源条件比较好的地方,新建一批生态型、节水型的灌区★★★,提高灌溉面积和灌溉保障率。最后★★,要加快实施一批灌区的现代化改造,启动一批重点区域排涝工程★,持续补齐灌排工程基础设施短板,优先把大中型灌区建设成高标准农田★★,为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作出新的更大的水利贡献。谢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部署,请问水利部近年来在深化改革方面有哪些进展?下一步还将采取哪些改革举措?谢谢。

  第一,加快构建国家水网,支撑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一批国家重大战略水安全保障工程加快建设。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全面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引江补汉、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等工程加快实施★;黄河古贤水利枢纽、海南昌化江水资源配置等41项水网重大工程开工,数字孪生水网加快推进。二是水利投融资改革持续深化。增发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信贷加大水利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水土保持碳汇交易等成势推进,首单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成功上市发行。三是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创历史新高。2024年实施水利项目4.7万个、完成投资1.35万亿元、吸纳就业314.7万人,有效发挥稳增长、促就业重要作用。

  在水文基础设施、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等方面★★。加密雨量站、水文站★,积极推进卫星遥感、无人机、超声波、雷达等新技术应用,成功发射“水利一号”卫星★,实现过去以固定站点和断面为主的监测模式,向★★“天空地水工”监测感知一体化转变。同时,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发展水利新质生产力。

  农村水利工程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设施★,关系着亿万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请问在过去一年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方面有何成效,新的一年有何打算?谢谢。

  2025年,水利部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谋划好★★★“十五五★★”重大水利规划、项目★★、政策,进一步全面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国家水网工程体系、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数字孪生水利体系、节水制度政策体系、水治理体制机制法治体系★,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作出新的贡献★★★。

  三是落实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责任制★★★。强化质量责任追溯★★,加强施工记录和验收资料管理★,特别是注意采集留存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的影像资料。在工程验收时严格把关,明确对工程建设各环节发生质量事故的★,要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也就是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五是完善用水权制度体系★。加快用水权初始分配,推进用水权市场化交易,健全完善用水权交易平台,加强取用水监测计量和用水权交易监管,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用水权交易市场。目前,中国水权交易所累计成交22936单,交易水量56★★★.77亿立方米,交易范围覆盖全国29个省份。

  在数字孪生工程方面★。推进物理水利工程和数字孪生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建成了三峡★、丹江口、小浪底★、大藤峡等一批数字孪生工程,提升了工程安全运行管理水平。初步建成河套★★、淠史杭等49处数字孪生灌区★★★,全国建成709个县域农村供水数字化管理平台★★。

  首先★★★,加快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比如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重庆渝西水资源配置、黄河古贤水利枢纽等一批在建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设进度,强化工程建设质量、安全★★★、进度控制,指导督促地方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履行工程建设管理首要责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责任,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优化施工组织★,加快实施进度,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促进工程尽早发挥效益。

  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发布会:介绍“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有关情况

  下一步,水利部将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持续推进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增强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首先,我们深入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母亲河是对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区域有重大影响、发挥重要作用的河流★。2024年以来,针对88条母亲河,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节约用水、加强生态补水,以及疏通河道通道等一系列措施,进行相应的河流治理和复苏★★,通过一系列措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截至目前,我们这88条母亲河★,79条河流里面有74条实现了全线条增加了有水河长和时长,另外9个湖泊的水位和水面面积得到有效保障。这些河流湖泊一共涉及到1.4万公里的河流和面积约744平方公里的湖泊,都得到了有效的修复★★、保护和治理★★★,河湖面貌得到了根本性改善。正如在发布词里讲的,我们好多母亲河的确发生了非常大的面貌改变★★,比如★,永定河是北京的母亲河,它断流26年以后,近几年已经连续4年实现了全线贯通,近两年一直实现全年全线有水。滹沱河作为石家庄的母亲河★★★,在断流40多年以后,最近连续4年实现了全线贯通★。汾河作为山西的母亲河,原来的断流★、污染比较严重,通过治理实现了全线贯通,而且水量越来越丰、水质越来越好★、风光越来越美。应该说,通过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了生命、流域重现了生机。

  第二,加快夯实乡村全面振兴水利基础★★,有力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一是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建设★★,推进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实施专业化管理。2024年完成2万多处农村供水工程,提升1亿多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二是江西峡江、湖南梅山等7处大型灌区开工建设,实施1300多处灌区建设与现代化改造,将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约7000万亩★★。三是有效应对西南★★、华北★★、黄淮★★★、西北等地严重旱情,确保灌区农作物时令灌溉用水需求,全力做好农田防洪排涝★,抗灾保丰收,为我国粮食年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蓄泄兼筹,强化调度。系统★★★、科学★★★、安全★★、精准调度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全国6929座次大中型水库今年汛期投入防洪运用,累计拦蓄洪水1471亿立方米,减淹城镇2330个次、减淹耕地面积1687万亩、避免人员转移1115万人次,最大程度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在监测感知体系方面。目前正在实施★★“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夯基提能行动★。天基方面★★,实时接收31颗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数据★,我国首颗以水利命名的遥感卫星“水利一号”成功发射。空基方面★★,投用无人机3200余架,共享接入中国铁塔高点监测视频5.3万处。地面★★★、水体和水利工程方面★★★,建成报汛站点15.4万处,地下水监测站3★★★.5万处,取水计量监测设施153万处★,大中型水库安全监测采集点30万处。通过这些,全面提升水利智能感知能力。

  近年来★★,我国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请问水利部在推动河湖生态复苏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谢谢。

  四是全力支持,有效指导。出台水利部重大水旱灾害事件调度指挥机制。水利系统累计派出专家组2万余组次,协助指导水旱灾害防御和险情处置等工作。水利部商财政部及时下达水利救灾资金33★★.2亿元,支持地方开展水毁修复、安全度汛和应急抗旱等工作。

  在水生态保护治理方面★★★。主要包括福建木兰溪、吉林查干湖等重点河湖水生态修复治理,积极推进长江上中游★★、黄河中上游、东北黑土区等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及华北等11个重点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12月31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请水利部副部长陈敏★★、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于琪洋介绍“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在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方面。全面启动实施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加快完善海河流域防洪体系实施方案》项目★,尽快提高海河流域防洪减灾能力★★★。同时,还实施了长江流域凤凰山水库★★★、鄱阳湖康山蓄滞洪区★,黄河流域古贤水利枢纽★★★,黄河干流宁夏段的治理,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太湖吴淞江治理等一批流域骨干防洪工程★,以及中小河流和山洪灾害治理★★★,还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

  女士们、先生们★★,首先感谢社会各界★★、媒体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水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第三,完善重大项目建设管理运行机制。一方面,进一步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充分发挥超长期特别国债★★、现有中央水利投资渠道等资金的带动作用,充分挖掘项目盈利潜力,积极利用金融支持水利政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还有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信托基金等渠道和方式★★,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筹集好水利建设资金。再一方面,健全水价形成机制★,鼓励供需双方按照市场化原则协商确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同时完善工程管护机制和运行机制★★★,推进工程标准化管理★★★,推动工程顺利建设、安全良性运行。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们知道,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有句俗话说得好“有肥无水望天哭★★★,有水无肥一半谷★★★”。意思是如果没有水的话,可能颗粒无收★★,如果有水的话★★,最少可以收一半,充分说明水的极端重要性★★。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耕地灌溉面积已经达到10.75亿亩★★,占到全国耕地面积的56%;在这些有灌溉的耕地上,生产了全国77%的粮食和超过90%的经济作物,所以灌区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的灌溉设施进一步完善,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升,为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贡献了水利力量。2024年在灌区建设和改造方面,主要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全面建立健全河湖长制★。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河湖管理保护责任体系全面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一共120万名河湖长履职上岗★★★,实现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有人管、有人护,力争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建成幸福河湖。

  2024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已超过1万亿元★★,这也是连续第三年超过1万亿元。请问投向了哪些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六是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坚持政府作用和市场机制★“两手发力”,会同金融机构出台金融支持水利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在贷款利率★、贷款期限、资本金比例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出台关于积极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建立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有效拓宽水利领域长期资金筹措渠道。通过水利投融资改革,2025年将继续保持水利建设规模★。

  今年我国部分地区遭受了台风、暴雨冲击,出现洪涝灾害。请问,水利部门采取了哪些防范和应对措施,成效如何?谢谢。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能否详细介绍一下2025年★“两重★★”水利建设工作安排★?谢谢。

  其次★,在数字孪生流域方面。以数字化场景、智能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路径,积极推进数据汇聚★★、模拟仿真、决策支撑一体化平台建设,提升流域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精细化调度等业务智慧化水平。目前★,加快实施长江流域全覆盖水监控系统项目,同时★★★,面向水利部和七大流域管理机构业务需求★★★,积极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

  二是预字当先★★,掌握主动★★★。强化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滚动及时发布洪水预报★★★、干旱预警,第一时间向防汛责任人★★★、社会公众靶向发送山洪灾害预警信息3727万条和25.2亿条,运用数字孪生技术滚动预演洪水风险、迭代优化防御方案,为防汛抗洪和避险转移赢得先机。

  第二★★,科学增加灌溉面积★★★。今年联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农田灌溉发展规划》,坚持以水定地,科学布局新增灌溉水源和新发展灌溉面积。指导督促地方依照规划,建立灌区项目库并推进项目的实施落地★★,就像刚才张司长讲的,今年新建了一批灌区,像江西峡江★★、湖南梅山★★、河南前坪、广西龙江河谷等大中型灌区★★★,不断增加新的灌溉面积,进一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

  二是加快完善节水制度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三大领域的节水政策体系★,推动实现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显著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

  谢谢您的提问。刚才您讲了★★★,今年我们实施的水利项目4.7万个,明显比往年多。水利工程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功能和寿命★,而且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部始终把工程质量安全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第三★,加快节水制度政策实施和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社会节水减排绿色转型★★★。一是持续强化水资源管理★★。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和《节约用水条例》,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完成94条跨省、375条跨市河流水量分配,基本实现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全覆盖,全面开展取用水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加快节水产业发展★★,强化重点行业用水定额管理。二是持续推进母亲河复苏行动。京杭大运河连续3年全线年保持全年全线年来首次到达通辽城区。三是持续加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强化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全国地下水超采量较10年前减少31.9%,严重超采区面积减少51%,山西晋祠★、陕西富平温泉河等古泉实现复涌。东北黑土地★★、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等重点区域水土保持有力推进,全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4万平方公里。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感谢三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参与。大家再见!

  下一步,水利部将深入实施母亲河复苏行动,强化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统一调度★★★,持续实施河湖生态补水和水土保持,推进幸福河湖建设★★,推动河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谢谢。

  第三,全力做好灌溉排水保障。我国地域广阔,每年都会在不同区域发生洪涝灾害或者干旱灾害。年初,水利部就组织制定了应对干旱洪涝灾害的灌区灌溉排水保障部署,有效利用各种水源进行优化调度,应对可能发生的干旱洪涝灾害,应该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比如,今年6月,在华北地区★★★、黄淮地区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干旱,通过科学调度★★★,有效应对了干旱损失,保障了作物播种、出苗等关键时段的用水需求;今年7月底★★★,在辽宁★★★、湖南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及时组织灌区多措并举进行排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确保了农田不受涝。湖南2024年粮食产量达到615亿斤,其中大中型灌区粮食总产占到75★★.6%★★★,3/4的粮食是大中型灌区保障灌溉而产出的★★★,取得了非常好的作用。此外,通过实施科学灌溉、精准灌溉★★,可以有效提高灌区粮食的单产。比如,在山东位山灌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施精准灌溉★★,也就是说农作物什么时候需要水,就什么时候灌★★★,不仅省水而且提高产量。我们测算了一下★★,位山灌区和同类型的灌区相比,亩产可以高出20%,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下一步,水利部将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快七大流域防洪规划修编,谋划构建流域防洪减灾新格局,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雨水情监测预报体系、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实施七大江河重要堤防达标★★★、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蓄滞洪区建设管理三年行动,推进我国防洪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我国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大家知道,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利部高度重视★★,一年来,进一步深化农村水利改革,科学谋划、系统推进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水利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主要包括农村供水和农村防洪安全这两个方面★★。

  在数字孪生水网方面。围绕国家水网安全运行和联合调度,积极推进国家水网“一张图★★”建设。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基本建成★★,有效保障了南水北调供水安全、水质安全★★、工程安全。浙江、山东等10个省级先导区数字孪生水网★★★,以及宁波、富平等一批市县级数字孪生水网建成投用★★。

  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来回答★★★。正如您所说★★,我们正在积极推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近年来,水利部统筹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建设★★,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技术和水利业务深度融合,将江河湖泊、水利工程实时映射到数字世界★★★,积极打造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为水利治理管理提供前瞻性、科学性★★★、精准性、安全性支撑。

  五是推动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见效。这“六项机制”就是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组织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全面落实“六项机制★★★”。同时,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定期分析研判安全生产状况,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提升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增强辨识、管控和化解水利安全风险的能力。

  在国家水网工程建设方面。推进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吉林水网骨干工程等39项重大引调水工程,以及贵州花滩子★★、广西长塘水库等53项水网重点调蓄结点工程★★★。统筹实施省市县级水网建设,特别是加快完善农村供水网络;围绕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新建江西峡江★★、湖南梅山、河南前坪、广西龙江河谷等一批大中型灌区★★,对一批现有灌区实施现代化改造,推进重点涝区治理。

  当前水利部正在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为水利工作提供智慧★★“大脑”。请问★,目前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取得了哪些进展,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谢谢。

  一是强化水利工程建设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深入贯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出台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实施意见★,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质量检测等各个环节,对各级水利部门和工程参建单位,提出保障工程质量、提升工程品质的具体要求★。同时★★,强化政府质量监督★,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各环节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管★,开展工程质量监测、检测,特别是重点对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开展检查和检测。

  在农村供水方面。我们主要是不断提高农村供水的保障程度和管理水平,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措施。首先,不断强化系统谋划★、顶层设计,2024年,指导各省份等出台了省级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从顶层上加强了谋划和设计★★。其次★,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供水水源及水质保障的支持力度,会同财政部,首次支持了60个县域开展小型引调水工程建设,安排专项资金配备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净化消毒设施设备★★★,提高水源保障水平及水质保障能力。第三,巩固已建工程的成果,指导各地建立完善县域农村供水智慧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农村供水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农村供水能够统一管理★、统一监测、统一运维、统一服务★。应该说,经过不懈的努力,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4%,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5%。

  第一,对一批现有灌区实行了现代化改造。2024年围绕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安排中央资金超过1000亿元,对1300多个灌区实施现代化建设改造项目,力度和规模都创历史新高,有力提高了灌溉保障能力和节水灌溉水平。比如★★★,2024年实施的内蒙古河套灌区复兴灌域,通过渠系改造,有效保障了用水需求,而且行水速度加快,灌溉时间缩短了7到10天,在保障灌溉用水的前提下★★★,每年可以节水大约1亿立方米,效率和效益非常明显★。

  刚才陈敏副部长介绍说今年实施水利项目4★★.7万个。请问,在推进大规模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工程建设质量和生产安全?谢谢。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4年12月31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请水利部副部长陈敏★★★、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于琪洋介绍“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保障我国水安全”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刚才您讲到,陈敏副部长讲了,2024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3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在投向方面,我们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各级水利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重点围绕《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水利灾后恢复重建★★,全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安排了流域防洪工程、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水生态环境治理,还有水文基础设施和数字孪生等4个领域:

  我们注意到,最近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灌区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主力军★★★,想问一下今年灌区的建设和改造有哪些进展,下一步还有什么样的计划★★★?谢谢★★。

零售价
0.0
市场价
0.0
浏览量:
1000
产品编号
所属分类
合作品牌
品牌:
类别:
数量
-
+
库存:
0
1
产品描述
参数

山高刀具(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山高刀具的全资子公司。山高刀具是全球最大的为铣削、非转位刀具、孔加工和刀柄系统提供全面的金属切削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80 多年来,我们为客户提供的不仅仅是切削刀具。我们不断研发刀具、完善工艺并提供服务,旨在帮助客户提高生产率和收益率。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
上一个
下一个

利来老牌国际官网app,利来老牌国际最老牌的网站,利来老牌手机国际刀具(上海)有限公司

服务热线:

地址:上海外高桥自贸区泰谷路88号1层B部
邮箱:
sales@maxwintools.com

手机网站二维码

扫一扫浏览手机站

页面版权所有-2020 利来老牌国际官网app,利来老牌国际最老牌的网站,利来老牌手机国际刀具(上海)有限公司       沪ICP备20023202号       上海